心理生理综合护理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
0 引言
肾结石为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在老年患者中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常为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尤其是复杂性肾结石对患者造成的痛苦程度更高,治疗难度更大。输尿管软镜为临床中常用的内镜设备,其广泛应用于肾盂肾盏结石以及输尿管结石,其具有镜头可活动,活动角度可较好的进入肾盂以及大部分肾盏,具有较好的结石清除效果[1]。但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其不能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如出现压力性损伤则需要术中工作人员主动发现,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肢体酸麻困等情况,(这里是说患者麻醉后失去意识,因为压力等原因造成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就像我们坐久了会腿麻,腿酸困,但是患者术中无法表达,术后就会发觉肢体有些酸麻困痛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2]。另外入室后的心理状态可对患者的主动行为及生命体征产生影响,如过度紧张可发生心率呼吸加快,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本研究以术中优化患者主观体验及手术配合质量为目标建立心理+生理综合护理方案,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术治疗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术中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护理方案进行完善,采取心理+生理综合护理方案。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70岁,平均(43.)岁,发病部位:左侧肾结石9例,右侧肾结石10例,不完全铸形结石12例,完全铸形肾结石3例,鹿角状肾结石4例,马蹄肾伴肾结石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8岁,平均(43.)岁,发病部位:左侧肾结石8例,右侧肾结石9例,不完全铸形结石12例,完全铸形肾结石4例,鹿角状肾结石4例,马蹄肾伴肾结石3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选择表
1.2.1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复杂性肾结石诊断标准;②患者签署手术及研究知情同意书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患者无手术禁忌症,美国麻醉师分级I或II级。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肾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脏器系统疾病;②患者存在精神分裂、已知的焦虑抑郁躁狂等疾病,存在沟通障碍,理解障碍,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等情况;③患者本次研究实施前存在压力性损伤、肌肉萎缩等情况。
1.3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肾-输尿管-膀胱摄影(KUB)及CT检查,术前给予尿培养与药敏试验,如为阳性则先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转阴后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引导下碎石术,术后均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术前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检查等相关干预,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术中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主刀医生处理。做好护理准备,灵活应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
1.3.2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基础上应用“心理+生理”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心理疏导。患者术前30 min由手术室护士进入病房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介绍疾病、手术操作、手术室环境构造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入手术室后即将接受的相关操作,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担忧感。同时使用既往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使其能够展开对未来康复后健康生活的想象,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其入手术室后的依从性与积极性。
(2)室内情绪安抚。患者入室后真实看到手术室内场景可刺激其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的存在可刺激患者的副交感神经,影响血压、心率、呼吸,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进行麻醉前一一介绍相关仪器及手术医生,并引导患者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进行情绪放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3)室内生理干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不能主动的表达自身存在的不适感,如压力不适、心慌、发热等,患者均不能主动表示,故需要术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理状态。每10-20 min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生理症状检查,检查顺序为生命体征——体温——肢体状态——骨性标志压力损伤。肢体状态的观察主要采取眼睛观察与双手触摸的形式,观察内容包括皮温与肤色,如有皮温降低、肤色苍白应怀疑是否静脉血栓发生。如有发红,潮湿怀疑是否受压过久或温度过高。骨性标志物位置观察皮肤状态,如有皮温下降、发红、苍白等症状须给予压力性损伤干预。在术中无论是否存在异常,均需对患者进行每15 min一次的肢体搓揉按摩,骨性标志物位置给予软棉纱布垫压预防,并涂抹赛润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