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耿介与清初嵩阳书院讲学研究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创立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坐落于河南省登封市嵩阳路北端中岳嵩山南麓,因其处于嵩山之阳,称“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东临逍遥谷,西有嵩岳寺的溪水,四周山环水绕,林峦错峙,古柏荫映,幽静静谧,实为修身养性和学习的绝佳场所。嵩阳书院在创立之时就有讲学的传统,讲学活动从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63)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嵩阳书院改为小学堂为止,前后传承历经千年。允许不同学派、不同书院之间讲学,听众不仅仅是书院的学生,还可以是普通百姓,只要愿意学习听讲,都可以进入书院听讲。书院背靠嵩山,环境优美,创立初期就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至宋朝名儒汇聚,人才辈出,后二程在此讲学更使其名声大噪。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把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①宫嵩涛.嵩阳书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25-26,3.司马光、张载等众多著名学者均在此传播学术、交流思想、追寻真谛,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北宋神宗熙宁变法之际,书院聚集了较多学者政客。这些学者在朝廷中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官场中受到排挤,仕途失意,于是他们逃离庙堂,隐逸山林,力求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嵩阳书院为这些政客墨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术争鸣之地。②田志光,杨国珍.北宋嵩阳书院名师讲学考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7(1):53-62.来嵩阳书院讲学的多是理学家,目前对其研究多集中于二程及中州名儒。追溯其因,一是因为二程是程朱理学的开创者;二是嵩阳书院对理学的形成、洛学的传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嵩阳书院,出版的专著研究有宫嵩涛的《嵩阳书院》,该书对书院的历史沿革、教学管理、祭祀活动、历代名徒、名师访学、建筑文物、碑刻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对书院的讲学活动的论述只介绍了二程、司马光等著名儒者的讲学活动。关于书院的教学研究,焦红莹的硕士论文《耿介与嵩阳书院教学研究——以1674—1692年为中心》讲述了耿介与书院的复兴、书院的教学特点、教学原则及该时期的教育启示。诸瑞的《嵩阳书院办学思想研究》对书院千年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方式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办学启示等均做了研究。此外,还有学者对嵩阳书院的功能进行了探究,如叶宪允探究了书院的藏书功能。

综上所述,学者们较少涉及耿介对嵩阳书院的复兴和清初的名师讲学活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书院的复兴、耿介主持书院时的讲学内容、讲学形式和讲学影响。

1 耿介复兴书院

“宋时四书院,嵩阳与睢阳皆今河南之地,时中原新颖五季锋镝之阨,一二哲士聚徒讲授,朝廷就褒表之,加以二程子过化之地,学者趋焉如水归壑,可云盛唉。”③耿介.嵩阳书院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87.千百年来,无论是影响深远的二程会讲,还是开坛设讲,嵩阳书院的讲学研习就都在嵩阳书院里井然有序地完成,传播着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

“邑之北旧有嵩阳书院,仅余一祠,先生(耿介)回其故址大为修理,特祀程朱,与学者往来讲习其中,一时儒行魏然丕胜……嵩阳开绛帐,绝学今复振。”①耿介.嵩阳书院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31.清初由于战乱,书院走向衰败。由于嵩阳书院在社会上有较高声誉与名望,再加上民间的知名人士和地方官员的大力推荐,由名士耿介修建学社、祠堂和捐田等,并修订学规,延请名师讲学,使书院得以复兴。耿介,原名冲壁,河南登封人,明末清初中州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康熙三年(1664),耿介绝意仕途,延请名师,定会约,立学规,主持讲学,一生致力于复兴嵩阳书院。在耿介等人的努力下,清初的嵩阳书院已然成为一所功能齐全的学校。耿介主持书院教育事业近30年,为书院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嵩阳书院建盖了先圣殿、三贤洞、朋善堂3楹、辅仁居3楹、丽泽堂3楹、博约斋5楹、敬义斋5楹、天光云影亭、观澜亭等。又为嵩阳书院捐地200亩(约0.13平方千米),开垦荒田30亩(0.02平方千米),在他的倡导与影响下,中原的官绅、名儒共为嵩阳书院购学田1500多亩(1平方千米),充裕了嵩阳书院的办学经费,改良了书院的办学条件。

2 讲学内容

讲学活动是嵩阳书院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书院的发展、复兴以及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耿介主持嵩阳书院期间,不仅躬亲授讲,还遍请儒师,为学生讲学,获得了学生的支持和大批学者的向往,造就了“门庭孔峻,堂庑翼然”的盛况,且“集诸子讲学课艺,历寒暑不辍”。嵩阳书院在耿介等河南社会名流的支持下,遍请名师讲学,讲学内容尤其注重儒学的传播,他说:“人才成就系于学校,学校振兴董之师儒”。在耿介看来,人才的兴起在于学校,而学校的教育在于教师,教授理学是传承书院的要务。耿介延请的多是河南的知名学者,如冉觐祖、窦克勤、吴五崖、林尧英、李来章等,这些学者在嵩阳书院游历讲学时均留下了许多诗篇,如新藏书楼建成时,王又旦写下《藏书楼落成,赋得八韵》,“久日藏书府,昔贤讲学堂。灵文充画阁,圣策满雕梁。孔孟薪传广,程朱彝教长。”②耿介.嵩阳书院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