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吕南

1964:吕南

费奥多尔 吕南(Feodor Lynen,),德国生物化学家。


格林纳达(1995):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吕南

吕南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30 年,他进入慕尼黑大学就读于化学系,193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大学就读期间,他学习认真,倾心于实验操作,成绩优异。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掌握了一套实验研究方法,可以熟练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离、鉴定。他还对医学感兴趣,获得了弗莱堡大学名誉医学博士学位。

1942年,吕南在慕尼黑大学任担任化学讲师,1947年升任教授。1954 年,他出任慕尼黑马克斯 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由于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研究方面成绩突出,他多次获得各种奖项。1961年,他被德国自然科学院授予卡茹士奖章;1963年,他又被吉色尔弗特生理化学协会授予瓦波博尔奖章。

吕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活细胞的代谢调节机制。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结构的经验,以及对生物新陈代谢现象的细致观察,他认为胆固醇、胆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植物界的麦角固醇等结构上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果用紫外线进行照射,可以衍生成具有维生素D活性的类似物。这些基本结构相似而生物活性不同的衍生物,互相之间在新陈代谢上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吕南认为,只有先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清楚了,才能进一步阐明微生物D等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当时,布洛赫已经证明了胆固醇分子中碳原子的来源,但一些中间代谢产物的分离仍然非常困难,从而缺少直接的实验证据。吕南对此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和布洛赫几乎同时证明鲨烯是胆固醇的中间产物,异戊烯焦酸酯是胆固醇的前体物质。事实上,在阐明通过自身缩聚作用而达到C30碳结构的鲨烯的中间步骤方面,吕南的贡献是主要的。

吕南在实验室里的照片

1947年,李普曼(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辅酶A。1951年,吕南发现了辅酶A与乙酸的缩合产物——乙酰辅酶A。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因为这个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正是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前体。乙酰辅酶A发现后,有关辅酶A在体内乙酰化作用中的种种重要功能,才逐渐得以阐明。

吕南对脂肪酸的代谢过程所进行的研究,意义重大。我们知道,脂肪分子是碳链,它们可以水解成脂肪酸,并且每次可以从分子上分解2个碳。它是脂类的一种,在有充足氧气供给的情况下,可以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脂肪酸是生物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

脂肪酸大约有40多种,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我们常见的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就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在室温下呈液态。而猪油、羊油、牛油这样的动物脂肪,则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在室温下呈固态。不过深海鱼油是个例外,它虽然是动物脂肪,却因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在室温下是液态的。

从对人体的营养角度来看,饱和脂肪酸和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能够自行合成的,不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而另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则是人体必需的,而人体自身却不能合成,这就必须依赖于食物的供应了,比如ω-3族脂肪酸和ω-6族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很大关系,比如智力发育、记忆力等。

由上可见,脂肪酸对于人体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吕南对脂肪酸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脂肪酸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合成、消耗、再合成的机理,这是吕南留给人类的科学财产。

圭亚那(2001):诺奖百年纪念。票图为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吕南

1964年,吕南和布洛赫因为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机理和调控作用,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贡献巨大,吕南当选为巴伐利亚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奥地利科学院院士。1972年,他更是成了德国化学家协会主席。他的主要著作有《脂肪酸新陈代谢的机理》《乙酰辅酶A转变为丙二酰辅酶A的反应机制》等。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