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我国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锡钧院士:给巴

这本是一种巧妙的拒绝,因为生理系主任A.J.卡尔森教授的严厉远近闻名,可张锡钧还是抱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勇气找到卡尔森教授。教授被他充分的论据和坚决的态度所打动,同意给他一个机会试试。就这样,张锡钧白天在医学院学医,晚上去大学里做生理学研究。他的勤奋好学获得了导师极大的欣赏。

是他和他领导的团队首次发现乙酰胆碱引起的钾通道的脱敏现象与离子通道及胆碱能受体磷酸化的关系;首次发现了乙酰和麻醉剂等对乙酰胆碱所致心脏作用的影响;首次报道了超慢速电压依赖性钙离子流失活的现象;首次采用自制的、高分辨率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细胞内荧光染色,并应用膜片钳的方法研究心脏兴奋-收缩耦联机制中的离子通道与肌肉收缩的关系等。他还开展了高血压发病机制、腹部迷走神经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等研究,撰写了《高血压的发生机转》《组织胺对于血压的反射作用》等论文。

有一次当张锡钧试讲完毕走向楼梯时,倪国坛恰巧经过,师生两人打了个照面。倪国坛一时有感,说:“张大夫满肚子学问,讲课时随意倒点给学生就足够了,何必这样辛苦备课?”

在学术上谦虚谨慎的张锡钧,对于名利看得很淡。1951年,在中国生理学会第12届代表大会上,张锡钧当选为常务理事,并一直连任至1985年。1983年,他将自己在协和医学院任职时工资中的养老金2万美元(原存于美国银行)全部捐赠给中国生理学会,作为对优秀青年生理工作者的奖励基金,并对青年提出了勉励和期望。1986年,中国生理学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委员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术交流及论文评比会。

实践表明,作为医学的一大支柱,生理学具有高度的应用性。以高血压为例,正是由于生理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成果,导致了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的问世,进而挽救了众多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张锡钧身为生理学界的泰斗,研究兴趣广泛,涉及内分泌、消化、神经和循环生理等不同领域,在高血压防治研究方面功不可没。

张锡钧的学生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孟勤教授曾撰文回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他不为敌伪反动政府服务,回天津开业行医谋生。抗战胜利后,于1948年返回协和医学院参加复校工作,担任生理学系主任教授。1949年,又兼任教务长。”

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黄宛教授等,基础医学研究所(当时名为实验医学研究所) 生理室张锡钧教授带领陈孟勤及陆仲琦等,病理生理室华光教授带领薛全福、吴其夏、张琪等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和基础研究,为以后的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研究起了良好的开端。

谈及此,陈可冀院士表示,“张锡钧教授在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研究,尤其是在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进展帮助很大。他为人诚恳,治学严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我真的很想念他。”

他有举世瞩目的发现,是我国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给生理学世界级大师巴甫洛夫做过狗实验的讲解;他在美国读书时强烈要求同时攻读两个博士,且其中一位导师甚为苛刻,但也为他的执着和勤奋开了绿灯;他学识渊博,游走于中西医学之间,曾给陈可冀指点脉象迷津。

薛全福还说:“20世纪60年代初,他知我熟悉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曾要我重复外省报道的当时颇有影响的实验,得出否定结果。又要我和他室内人员一起重复他们已写好总结的实验,发现没有得出之前实验的结果,他要我协助推翻重写。以上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无怪乎曾在老协和医学院跟随张教授进行科研的著名生理学家王志均院士缅怀说,‘他是一位谦虚谨慎、勤奋踏实的科学家,他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精细的实验技术',我完全赞同。”

张锡钧讲课前会在办公室里试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倪国坛还记得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时的情景:“每天上班,张大夫通常是第一个到,并且用“master key”(主任用的总钥匙,可开所在科室各个房间的门)把实验室等的门全部打开通风,换进新鲜空气。张大夫讲课前梳理教材也好像这样,要仔细地除旧换新。在张大夫办公室外,常常能听到他滔滔不绝地试讲。其备课之认真,我等前所未见。”

薛全福说他还有幸曾当过张教授做动物手术的助手,将犬颈动脉游离出来用皮肤包成内含动脉的皮桥,之后可在狗清醒状态下,利用此皮桥无创测量血压进行各项研究,张教授快速、干净、利索的操作令人叹服,而且边做边教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