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我们这颗心

任何一种哲学或宗教,最终追求的都是人生的自由和快乐。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来自于心,于是哲学家和宗教人士的目光,无不是盯在“心”上。这里的“心”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肉团”,而是人的意识。科学家有一个定论,至今为止,人的意识,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宇宙中最有价值的存在。

湖南省道县县城西二十公里处,五岭之一的都庞岭东端群峰叠翠,烟云缭绕,如一道道美丽的屏障,把大型石灰岩溶洞月岩拱卫于中间。月岩前有溪名濂溪,波光粼粼,碧水潺潺,清泠静谧,如思如诉。月岩是开放性溶洞,有东西二门,中间顶虚可观蓝天丽日。月岩体量巨大,四周峭壁直立,白石莹润,如玉阙琼宫。最奇特神妙之处是于洞内不同位置,能赏不同之景象。从东门入慢慢向西,中间顶虚处初似蛾眉,如下弦月。至洞中央时,则成一轮望月。行至西洞口时回望,会成上弦月。月岩为道州(道县别称)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宿洞内,留有“永南诸岩谁最?道州月岩第一”之慨叹。

月岩及濂溪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一处精神家园。月岩距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的故乡楼田村约4公里,相传为周敦颐读书、静养、悟道之处。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周敦颐隐居庐山,为纪念家乡,把住所旁一条溪水亦命名为濂溪,同时名书屋濂溪书堂,于是后人称周敦颐“濂溪先生”。据说就是在月岩读书时,周敦颐悟到了“无极而太极”之真理,为其后来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语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周敦颐的思想虽博大精深,然如何在“圆缺祸福”间保持个体身心的和谐愉悦,仍然是其人生哲学之核心。周敦颐曾让他的学生程颢、程颐“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正是由此发源。“孔颜乐处”是一个哲学命题,中心思想是通过倡导士子学人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并通过修养功夫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周敦颐有著作《通书》,其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说明:“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分析一下周敦颐所在时代的儒学发展现状,就可看出其所提出的“孔颜乐处”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传统儒学认为孔子是“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的圣人,可是到了“尚理”的唐代,因为进一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成圣成贤仍然是儒家的最终理想,可是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却已经被淡化,精神超越层次缺乏日渐明显,儒学已显露出与当时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明体达用”的口号相一致的倾向。也就是说,儒学已经趋向于实用化、工具化。然而到了“尚意”的宋代,特别是到了北宋中后期,周敦颐等学者意识到儒学按唐人思路发展会因日渐政治化、制度化而入死局,于是开始追求一种境界,即圣人孔子的理想人格和心身高度的真正和谐,于是继魏晋玄学之后,重新把儒学引向了“心”的范畴。

“孔颜乐处”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主题。宋明儒者所追寻的最高人生境界无不与“孔颜乐处”有关,同时也为儒家学说确立了一个精神超越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敦颐的“孔颜乐处”思想给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儒学逐步发展到了理学阶段。到一千年后的今天,之于我们的人生,“孔颜乐处”仍然有不能忽视的巨大价值。

孔子和颜回尽管在贫困的境遇中却能“不改其乐”,他们所乐的究竟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已经穷困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了,有什么值得乐的呢?前面引了周敦颐在《通书》中的解释,可是这个解释并不清楚,或者说并不直接、不完整。为什么周敦颐不作清楚直接完整的解释呢?本人认为他也无能为力。因为直接关涉心灵的理念,是无法准确地诉诸文字的。

所有学者都认为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与佛教禅宗思想不可分割,如他的《太极图说》《爱莲说》等等,无不打上了禅学之烙印。本人则认为,从某种角度看,“寻孔颜乐处”,与禅宗的“参禅”别无二致。

孔颜之乐,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精神之乐。内心深藏着终生不渝的信念而能坚定持守,就会给一个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在孔子和颜回为求仁之乐,在佛家为佛法清净之乐、涅槃寂静之乐。禅宗对精神之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五灯会元》记载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大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所拈之花是莲花,莲花在佛教中代表了清净,代表了佛的境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其成长过程,正与一个人修炼成佛的过程别无二致。释迦牟尼拈花把不可言说的佛境示于大众,迦叶心领神会,与佛祖心心相印,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法喜”“法乐”。禅宗又叫佛心宗,就是由此而传。顾名思义,修的是一颗心。读过《西游记》的朋友都会记得一个细节,孙猴子听菩提老祖讲道,忽然高兴得抓耳挠腮,踊跃不已,原因是悟到了难以言说的“道”。类似之事,在佛教典籍中可谓比比皆是。本人虽然学了一些佛法,但还没有悟道,据说一旦悟道,皆能得难以表达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