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豚鼠生理学特点分析饲养管理方法
实验动物豚鼠现如今在生物类制品质量检测检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实验动物使用量排名中已位居第四位。但豚鼠因其生理学特点,在试验中经常出现致病和致死的情况。加上其本身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往往对实验正常进行产生干扰。为此从豚鼠生理学特点进行分析,针对这些特点制定饲养管理措施。并通过对人流、物流、动物流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保证豚鼠在饲养中健康和实验顺利进行。
豚鼠又被称为荷兰猪、天竺鼠等,属哺乳动物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Hartley豚鼠是人工驯化后的英国种豚鼠,其短毛、白化等优点被实验室广泛使用。我国各实验、检测单位使用的实验鼠以hartley豚鼠为主。随着生物制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对产品质量更加严格的检验要求,以及动物实验本身试验周期、伦理等方面的优点,使得hartley豚鼠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豚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使用量成为大鼠、小鼠、家兔之后,位居第四位的实验动物。其中hartley豚鼠作为实验动物中的重要一员,不仅是常规药品检验、生物制品检验、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实验室中相关试验所需要的,更是许多科研项目所必备的实验动物之一。然而豚鼠因为其生理学特点与其他的实验动物有区别,所以在饲养中经常出现致病、致死的情况发生。再加上本身对环境比较敏感,抵抗应激能力比较脆弱,导致在饲养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实验正常进行和提升检测质量,在饲养的过程中很有必要结合豚鼠本身生理学特点进行饲养,并且在饲养场所强化员工生物安全意识和完备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一、豚鼠的生理学特点
豚鼠的耳郭圆大,耳窝管敏感,使得其听觉极为灵敏,易受惊吓,严重时造成流产等。其嗅觉也较为发达,对刺激性气味极度敏感并产生强烈反应。例如在忽冷忽热的环境、氨浓度较大的环境中,易引起肺炎等症状。
豚鼠属于群居动物,笼内饲养时能自我隔离不健康的同群个体。豚鼠不善于攀爬、跳跃,所以饲养时除了在笼子中还可以在饲养池中饲养。
豚鼠属于草食性动物,食量较大,但与其他啮齿动物不同,豚鼠夜间进食减少,活动量也减少,这与实验动物小鼠、大鼠有所区别。豚鼠咀嚼肌健硕,胃壁薄,巨大盲肠占据了腹腔近三成的容积。日常饲料中需要摄入大量的粗纤维。
豚鼠对抗生素特别敏感,有些药物在给药后,很容易引起动物肠道炎症,严重时导致死亡。例如使用青霉素,低剂量即可引起小肠炎和结肠炎,严重的则引发死亡。
雌鼠怀孕期长,一般为63天。胚胎能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完全。出生后的幼崽基本成型,并拥有恒齿。产后1小时即可行走,数小时后即可采食软质饲料,2~3日后即能在吸吮母乳的同时采食饲料。
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因而维生素C必须从饲料中获取。当饲养的豚鼠缺乏维生素C时,易发生坏血症及其他因免疫力降低而继发感染疾病。
二、科学饲养管理方法与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1.环境控制。在环境控制方面,按照国标GB-2015的相关要求,清洁级别豚鼠饲养环境温度为18~28℃,湿度为40%~70%,日温差要小于4℃,这样的环境条件才能够保证豚鼠的生长需求。然而有一些实验室因为面积有限,在设计饲养房间时会出现不利于豚鼠饲养的现象。例如有的房间空调出风口的设计正好位于饲养笼具的上方,当使用无遮挡的笼子饲养豚鼠时,夏季很容易造成豚鼠感冒等病症,严重时引起死亡。所以在风量、风速控制方面应与出风口的方向、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减少发病率。
2.过敏源控制。对进出物品、人员、空气、饮用水等采取相应措施。豚鼠对过敏源敏感,为了减少实验室过敏源,可以对进入饲养室饲料外包装等做到清洁、除尘等处理。对于工作人员进出实验室要严格要求穿戴防护装备,更不能带入食物、饮料等食品饮品。进入实验室的空气要经过初、中效过滤器,甚至高效过滤器过滤。过滤器要及时检查过滤效果,并做到及时更换和清洗。随着对实验动物要求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此饮用水采用无菌纯净水,干净的水可以有效地控制过敏源对试验的影响。
3.患病动物的控制。对于患病动物应采取“拔牙式”隔离方式或立即采取安乐死的方式,避免对同群产生疾病传播。豚鼠疾病中,以呼吸道疾病最为广泛。具有传播进度快、规模广等特点。所以及时剔除患病动物能对同群的豚鼠起到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