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路上追梦人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
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想尽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植树造林是最典型的环保方式之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重金属污染、养分不足、盐渍化等不利于林木生长的逆境胁迫问题日益严重。逆境胁迫已导致严重的林分衰退,甚至大面积森林死亡。因此,阐明林木响应逆境胁迫的抗性生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抗性林木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需求。
为响应国家需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树木生理学首席专家、研究员罗志斌多年来一直从事树木适应逆境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带领研究团队以杨树为研究对象,在镉等重金属污染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显著提升了我国树木抗逆生理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019年,罗志斌因在树木生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机缘巧合之下的林学之路
罗志斌
在考上大学之前,罗志斌从没想过会从事与树木相关的工作。他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的农村,中学时代因为身体不好饱受打针吃药之苦,所以那时候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1993年,罗志斌高考后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原中南林学院)林学专业录取,由此步入林学之路。
在真正了解林学之前,罗志斌也有过迷茫。这份迷茫不单单体现在他个人身上,也体现在当时多数林学专业学生的身上。树木对于农村的孩子是再熟悉不过的“伙伴”,在他们的意识里,林学不就是栽树、挖树、砍树吗,这有什么可学的?然而,当罗志斌真正深入到这一学科后才发现,原来在他们眼中非常普通的一棵树可大有学问。供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营养物质、树木的生理代谢过程等,都有很多奥妙。他的本科班主任刘云国曾留学于日本,从事的研究方向是林学领域的树木生理学,有着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班主任的教学和引导对罗志斌走上科研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大学刚开始时,我没想过以后会做研究工作。一切的转机来自我的班主任。我记得第一次跟刘老师见面,他跟我们讲他留学时的见闻,讲他在做研究中的感受和体会,他的这些见闻和感受感染了我。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研究林木竟然可以这么有趣,学习林学专业也可以出国深造,还可以成为科学家。从此,我对学习林学及做科学研究有了憧憬和向往。”罗志斌说。
不管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憧憬都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21世纪前后,一个农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考虑到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罗志斌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马上选择读研究生。“当时的计划是先赚够读研究生的钱再接着读书。”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担任助理工程师。3年后,他考入西南林业大学(原西南林学院)攻读生态学硕士学位,师从马焕成教授,主要从事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研究。
由于有了社会工作经历,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校园学习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生怕浪费时间。为了提高英语口语,他每个周末傍晚往返骑行近20公里到英语角找外国人练习口语。为了照顾好温室里的试验树苗,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他硕士期间都没有回家过年。春节,当阖家团圆之时,他却奋战在温室和自习室,方便面成了他的干粮。他打趣说,现在一想起方便面的味道,还想吐,当时真是吃得太多了。出差的路上、温室大棚里、自习室里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他在硕士期间的卓越表现,让他导师的合作伙伴,德国哥廷根大学树木生理学家Andrea Polle教授对他印象深刻,因此邀请他前去继续深造。此后,他顺利进入了拥有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百强名校——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罗志斌利用先进的设备、优良的科研环境,更加刻苦地钻研,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学到真本领。周末,德国同事们都休息了,实验楼里静悄悄的,只有他在忙着做试验。他调侃说:“我喜欢周末做试验,因为不用排队等仪器。”有一次,做完试验已经晚上10点多了,天还下着很大的雪,饥肠辘辘的他小心翼翼地在积雪的路上骑行,在下坡的时候狠狠地摔了一跤,好一阵都爬不起来。第二天,一瘸一拐的他继续做试验。他的勤奋和钻研让他在科研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四篇SCI论文,其中两篇论文的影响因子超过8。同时,他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这些成绩的取得,让他的科研之路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宽广。他对未来的职业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规划。2006年,博士毕业后,为了完成后续试验,罗志斌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展了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他获得了美国大学的邀请,但他毅然选择回国,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